十一假期,见了位老同学,他现在在北京工作,趁着十一假期回来看他父母。
老同学平常工作生活都在北京,奋斗了这么些年了,还没能在北京混出来一砖片瓦,父母亲只能在老家,自己不能时长尽孝,难的遇到个假期,无论如何也得回来看看他们。
难能可贵的抽出来半天时间我们一起喝茶,多年不见,变化不算大,毕竟都是十几年的交情了。
他说起来在北京生活工作的艰辛,有表达出来想回来的心思。
但沉没成本太高,已经在北京待了11年了,换任何一个地方,都得重新开始,自己的专业换一个地方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更别提合适的工资了。
人生不过几十年,把任何一个十年留在一个地方也总是有数不清的美好,但现实是很残酷的。
你喜欢上了北上广的高收入、好氛围,你也就势必得接受他的高房价。
太多人在大城市奋斗十几年,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小县城换种生活方式重新来过了。
孩子需要抚养教育,对父母的赡养责任,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你,你不是一个人,有很多人需要你。
平常只有假期有时间挤着那人山人海的回乡潮,踏上高铁,回家看看父母,陪陪孩子。
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阿!
现在国内各种基础建设差别已经不太大了,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特殊的机会,能让你既能赚钱养家,又能陪着孩子长大,陪着父母满满变老了。
之前的淘宝,很多创业者就守在家乡就实现了这个梦想;
现在的短视频,又让很多伙伴守在家里完成了梦想。
机会一直都有,但绝对不是你只停留在想的阶段就能完成的。
获亮文化以前也有面临这种困境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但总是要尝试突破并走出适合自己的路的。
我对这位老同学的建议是,在工作之余,尝试一下让自己从被影响者向影响者方向转换,适当的输出自己的价值,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设,让别人知道你是谁,能帮助别人解决什么问题,而后赚取你应得的回报,让自己的发展不被地域所困扰。
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,采取适合的方法,或写作、或短视频,走上一条摆脱困扰的路,这条路也是获亮文化一直在走的路。
在业余时间去做,慢慢成长起来,让自己成为两条腿走路的人,更稳更强。
如果你也是在北上广深漂的,可以和获亮文化聊聊,不定哪个思路能对你自己有一个新的突破呢,当然了获亮文化能从你身上学到的东西一定会更多。